客户见证

常州启动足球振兴三年计划 青训与文旅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

2025-07-03

近日,常州市正式出台《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5—2027 年)》,以 “夯实基础、激发活力、塑造品牌” 为核心,围绕青少年培养、专业队伍建设、群众体育普及和文体旅融合四大方向展开布局,旨在推动常州足球从 “群众基础热” 迈向 “竞技水平强” 的新台阶。

一、破局苏超困境:从 “五连败” 到 “本土化突围”

常州启动足球振兴三年计划 青训与文旅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大家还在搜:
  • 常州少儿足球俱乐部
  • 江苏足球运动队
  • 常州喜悦足球俱乐部
  • 常州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
  • 江苏足球最新消息
  • 常州为华青少年足球俱乐部
  • 江苏足球青训
  • 足球嘉年华活动

面对 2025 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苏超)前五轮全败且一球未进的困境,常州以 “刮骨疗毒” 的决心启动改革。计划明确提出,通过 “专业 + 业余” 混合组队模式组建职业足球队,要求城市联赛球员需有常州户籍或本地社保满一年,且每队职业球员限制在 3 人以内,倒逼本土人才培养。目前,常州市队以常州奥智足球俱乐部 14 名核心球员为班底,吸纳 16 名业余球员,形成 “白天工作、晚上训练” 的独特生态。这种 “以赛代练” 的模式不仅提升竞技水平,更通过场均近万观众的热度(超过中甲联赛),为城市注入体育文化活力。

二、青少年培养:从 “校园足球” 到 “冠军摇篮”

计划将青少年足球作为核心突破口,提出 “每个孩子享受足球乐趣” 的目标。通过在中小学建设标准化足球场、推广校园足球联赛,构建 “特色学校 — 青训中心 — 职业梯队” 的人才培养链。常州市青少年业余体校已与 30 余所学校建立体教融合合作,通过 “冠军教练进校园” 活动,每周开设趣味运动课,近一年受益人群超 6 万人次。未来三年,常州还将新建 4 片 11 人制足球场,配套停车场等设施,打通从校园到专业队的 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三、群众体育:从 “639 块场地” 到 “300 场赛事”

依托全市现有 639 个足球场地(含 155 个十一人制、275 个五人制场地),常州计划全年举办超 300 场赛事,覆盖五人制、十一人制俱乐部联赛及大学生联赛。其中,“运动龙城大联赛” 作为品牌赛事,将通过分级赛制吸引企业、高校、社区广泛参与。值得关注的是,常州创新 “足球 + 公益” 模式,在国际邀请赛中设置慈善捐款环节,善款全部用于贫困儿童帮扶,让足球成为城市温度的载体。

四、文体旅融合:从 “乐鱼官方赛事经济” 到 “城市 IP”

常州将足球与文旅深度融合,打造 “跟着赛事去旅行” 的新消费场景。一方面,依托古运河、青果巷等文化地标设计 “足球主题游线”,游客可体验 “观赛 + 非遗体验 + 美食打卡” 的一站式服务;另一方面,通过 “机甲恐龙狂炫扬州炒饭” 等创意营销,将常州与扬州的 “炒饭德比” 打造成现象级话题,相关赛事线上直播观看量超 10 万人次,话题阅读量破千万。未来,常州还将借鉴浙江经验,引入青少年国际邀请赛、建设足球主题公园,让足球成为城市文化新名片。

五、保障机制:从 “资金支持” 到 “人才储备”

为确保计划落地,常州建立 “财政 + 社会” 双轮投入机制: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场地建设、青训补贴,社会资本则通过 PPP 模式参与职业俱乐部运营、赛事 IP 开发。在人才方面,通过与晋陵体育合作,为退役球员提供青训教练岗位,并举办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班,2024 年已开展首期培训,覆盖运球、战术理论等实操内容。同时,推动足协换届改革,整合体育局、教育局、俱乐部资源,构建 “选才 — 育才 — 用才” 一体化体系。

这场为期三年的足球振兴计划,不仅是对竞技成绩的追赶,更是对城市体育生态的重塑。正如常州市体育局负责人所言:“足球是一面镜子,折射出城市的活力与韧性。我们要让每个常州人都能在足球中找到归属感,让常州成为中国足球高质量发展的样本。” 随着计划的推进,常州有望从 “苏超十三妹” 蜕变为 “长三角足球新枢纽”,为中国足球改革提供 “常州方案”。

相关搜索:
  • 常州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
  • 江苏足球最新消息
  • 常州为华青少年足球俱乐部
  • 江苏足球青训
  • 足球嘉年华活动
  • 常州体育
  • 常州足协
  • 南京枫帆足球俱乐部
  • 江苏足球训练基地
  • 江苏足协官方网站足球教练员培训